怎么實現“脫碳”一直到正式提出“2030年實現碳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為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新能原汽車作為汽車領域的環保類型車輛,其中包含了新能源小貨車,新能源商務車等,對于貨車類型車輛,一些車友們會如何選擇呢,接下看看新能源小貨車如何選擇,是選擇純電、混動還是燃料呢。
相關數據顯示,到2030年,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超過30%,中重型貨車滲透率超過25%。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下一個市場,新能源小貨車在近兩年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趨勢。不過,目前國內新能源重卡品牌眾多,但主要的還是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技術。
混合動力重卡:
總體而言,混合動力是對燃油車技術的改進,技術相對成熟。目前,國內外混合動力重卡基本采用并聯式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技術成熟度高,能盡可能保持原機型的電力系統布局。
并聯式混合動力卡車有兩套動力系統,一套是動力電池和電機動力系統,另一套是發動機動力系統。車輛啟動時,動力電池首先通過電機驅動車輛。當電力即將耗盡時,發動機啟動并直接驅動車輛,通過集成的驅動/發電機電機及時為動力電池充電。
與其他路線相比,混合動力重卡的主要優勢在于電池組的容量不需要增加,幾十度的容量就可以滿足需求。由于電驅動部分主要用于車輛的加速部分,因此也可以通過滑道的動能回收來進行有效的反轉。只要控制得當,電池組的容量就可以始終保持在能夠有效回收動能、有效制動以及滑行后輔助電驅動穩定的水平。這種混合動力重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平均油耗,并且不需要大量的充電設施。
所以混合動力重卡的優勢在于:它對電池的要求低,電池壽命長,重量輕,應用成本低,系統穩定性相對較高。
混合動力重卡的短板:中國的補貼政策仍然是新能源重卡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混合動力重卡是純電動的,不是燃料電池。更大的卡車有優勢,但您仍然需要添加柴油。
主要應用場景:從目前來看,混合動力重卡不僅限于電池,主要消耗還是柴油,因此需要增加行駛里程,尤其是中長途運輸。由于其優勢,主要用于公路運輸。
純電動重卡:
總體來看,國產純電動重卡主要是按照“油改電”的思路設計的。目前,其技術路線主要包括中心電機驅動、中心電機驅動橋和輪邊電機驅動橋等解決方案。純電動重卡的優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與混合動力重卡相比,純電動重卡徹底擺脫了對柴油的依賴,其驅動能源是電池提供的電能,因此運營成本非常低,柴油重卡每分鐘3輛,一輛能到1元每公理。
此外,純電動重卡可實現零排放,并具有電機驅動降噪、換擋方便、減振等優點,大大改善了駕駛員的駕駛環境,駕駛舒適度比柴油車好。
但純電動重卡的供能特性使得對電池的需求量很大。但受當前技術的限制,目前純電動重卡一次充滿電后的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此外,純電動重卡使用的車載電池價格昂貴,整車價格往往比傳統燃油重卡高出20萬至60萬元不等。
此外,全電動重型卡車在電量耗盡后需要大約一個小時的充電時間。這對于貨運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時效性更為重要。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換電肯定是更好的解決方案,但換電站本身的建設成本也很高。此外,交換站電池規格沒有統一的標準,使得站點布局密度和尺寸選擇成為主要問題。
綜上所述,純電動重卡還存在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對充電站等配套設施要求高等問題。因此,它適用于行駛距離短、路線固定的運營場景,例如港口運輸。
燃料電池重卡:
如果說純電動重卡由電池供電,燃料電池重卡則由“發電廠”供電。燃料電池重卡被公認為新能源重卡的解決方案之一,沒有大的缺陷,各方面都出類拔萃。
氫燃料電池重卡工作的本質是在純電動卡車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發電系統——氫燃料電池系統。氫燃料電池系統主要由儲氫罐和電堆(燃料電池)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將儲氫罐中的氫氣輸送到電堆中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能,輸送到動力電池,再將電能輸送到驅動電機輸出就可以了,氫燃料電池卡車可以理解為“帶來氫氣,帶有燃料發電機的純電動貨車”。
目前市場上燃料電池重卡的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增程式、混合動力模式和全功率模式。
續航里程擴展主要用于燃料電池功率遠低于整體車輛功率需求的情況。低功率燃料電池通常與高容量動力電池組合使用,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僅提供給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全功率模式要求 燃料電池的很大額定功率通常大于或接近車輛的很大功率?;旌蟿恿δJ浇橛趦烧咧g,同時也降低了相應的電池燃料電池需求。
當今市場上的大多數燃料電池都是氫燃料電池?;瘜W反應簡單,轉化效率高,消除H2O和氧氣即可實現的零排放。甲醇燃料也逐漸普及。與氫氣相比,甲醇具有成本低、易儲存、易運輸、理論能量密度高等優點。
燃料電池重卡的劣勢:目前,大部分城市都沒有足夠的加氫站,可以在車輛使用過程中進行加氫。汽車的購買成本很高,氫燃料電池卡車的成本通常超過上萬美元。
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具有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高的有效載荷的優勢??商娲壳暗牟裼椭乜?,主要用于公路運輸等運營場景。
從目前中國新能源小貨車的發展來看,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混合動力占據主流。這三種路線各有優勢,可以應用于不同的場景,您認為未來新能源貨車市場上適合的路線是什么?
在線客服
服務時間:8:30-18:00電話
755-3313-3222
134-2381-1158
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郵箱
190950794@qq.com